施延之论灸疗

陈廷之,生卒年月不详,据考为晋隋时医家,是提倡灸法的先 躯,陈氏所著《小品方》原文虽已亡快,促从《千金方》、《外台 秘要》所弓[录的U1条,《医心方》引录的215条,《证类本草 >)引 录的3条原文中可窥见它的概貌〃《小品方》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 方书•约成书于公元5世纪上半时由于他的著作《小品方》久已 亡佚,故根少有人注意而倥他跃默无闻。宋代孙兆《枝疋唐王焘先 生外台秘要方序》云* “且古之如张仲景、《集验》、《小品方》 最为名家”。宋代高保衡等《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》亦称,“为 医者皆习张伸景《伤寒》、陈延之《小品方》……以类推之,则 《小品方々亦仲景之比也。常痛其遗逸无余,及观陶隐居《百一 方》*王焘《外台秘要》,多显方之所由来,乃得反复二书•究寻

35

千《千金方》中,则仲景之法十居其二三,《小品》十痞其五六J 这里把陈延之与张伸景相提并论s足见陈氏在当时宵誉之高。因 此,《小品方》成为《千金>、《外台》、《医心方》的主要文献 来源,是理所当然的々

近年高文柱氏对《小品方》一书进行了拾遗辑复工作,并以 《小品方辑校》公开发行。<(小品方》中关于灸疗的论述很有特 点,对后世灸疗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&陈氏是继葛洪之后又一位 倡导灸疗的先躯者,.现将其所论介绍于后o

(一 >取穴甚少,灸tt甚多

陈氏灸疗处方所取腧穴甚少,在其所撰的《小品方》中有充分 体现。有人曾将陈氏被《千金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、《医心方》收 载的灸疗处方中洽疗消渴、阴癞、淋病不得小便1阴上缩痛、大便 秘结、气结心满、遗较、霍乱、呕吐不止、干呕、咳嗽、腰痛、痔 血、脱肛、血崩、中风口喁等病症前26个处方进行统计,其中取1. 个穴的就有20个处方,取2个穴的有4个处方,取3个穴的仅2个 处方(魏稼:《中国计灸》,(3 ) : 42,19S2 )。

陈氏施灸,所灸壮数甚多。今人魏稼氏将上述26个灸疗处方进 行统计,施灸壮数最少者14壮,多为SO〜100壮,也有随年壮者。其 中灸I4壮者1个,灸30壮者1个,灸随年壮者6个,未注興杜数者 各个,灸50〜100壮者15个。

陈氐对施灸壮数虽有要求,同时又强调“须准病轻重以行之 不可胶柱守株”.即使是同一种病,也有50壮,100枚,随年壮,甚 至1E 3次用灸的不同,主张灸宜多变而不可执一$ .

C二)遒古创新

陈氏施灸,即遵循古代医家之法,又敢于:创新,有不少发摔和 独到之处。他对灸疗理论、操作方法、艾炷大•小:、壮数多少、禁灸 穴位苡及处方选穴等方面,都提出了独特见解〜猶如,对当时盛行 询化脓灸,提出了 “避其面目、国肢显露处”韵主張,直至今天仍 被L足们所遵循o在谈到雄灸材料和取火工具时说* “凡八木之火v

4 *

U

皆害人肌血筋脉骨髄,不可以灸也。太上用阳矮之火,其次5皆石之 火,天明以槐木之火为良也,。陈氏所指“八木”,指柊、柏、 桑、枣、竹1柿、枫、榆等八种樹枝g由于琴些材料有不易燃烧, 一经燃烧剡火势湓烈,易灼伤人体等缺点,^不宜用。

关于艾炷大小,陈氏解释了古人以艾炷底部长度为三分的理 由,并进一步说明还必须极据病人所处的地区及病人体质等灵活掌 握,谈了文炷大小沿用黄帝“灸不三分,是谓徒冤” 06黌法,认为 艾炷底阔三分,才能完全慶盖在孔穴上,点火后才能通过穴位、经 络发挥作用。伹他又提出《江东及岭南地气温,网弟少,当以二分 以还,极一分半也,遂人形御狭耳”.主张还应该根据地域、天 气、体赓等精祝灵活运甩。

关于禁灸闷®,陈氏意识到(内& »提到的十八处禁灸部位并 不是绝对的,丼費同言氏“葙病可灸,无病不可灸”的看法。

对狂犬瘸的请疗,篇洪在《肘后方》中謝出:笫-次灸十壮, 以后每日一社,濟百乃C小搌方》踏主张每次均灸百壮,并强 调灸前须在厲部放血激鸾,发展了葛洪的灸疗学说,是符合科学道 理的。陈氏在学术上遵古而界泥古,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很可贵的•

(三)灸疗处方

1,咳嗽诸方(《医心方》卷十二〕

(1 )灸大杼穴随年壮。

(2 )灸肺兪随年壮。

(3 ;>灸风门、热府穴随年仕•

(4 )灸天突穴五十壮,

(5 )灸玉堂穴百壮。

(6 )灸脑中穴五十壮.

(7 )灸云门穴五十壮,

<8)灸中府穴五十壮,

<9)灸巨阏穴五十壮》

<10)灸期门穴五十壮令

•T

(11)灸俞府穴,

C 12 )灸或中穴#

C 13 )灸气户穴,

2 ■消渴< «医心方》卷十二)

灸关元一处,又侠两旁各二寸二处,各灸三十壮,五日一报, 至百五十壮。

3 .诸淋方(《医心方》卷十二)

(1 )病石淋,齐下三十六种病,不得小便方:灸关元三十 壮,灸大敦三十壮,灸气门三十壮。

(2 )淋病,不得小便,阴上绞痛方:灸足太冲五十壮|又灸 悬泉,一名中封,十四壮。

4.遗尿方< «医心方》.卷十二>

灸遗道,在侠玉泉五分,随年壮《

5.泄利方(《医心方》卷十一)

(1 )泄利,食不消,不作肌肤:灸脾兪随年壮•

(2 )泄注,便脓血,五色重下*灸小肠俞百壮。

(3 )泄利不禁,少腹绞痛:灸丹田穴百壮,在脐下二寸*

6 .大便不通C «医心方》卷十二)

灸石关百壮,又灸足大都随年壮。

7 •歧(《医心方》卷九)

灸腋下聚毛中五十壮;乂灸石穴五十壮,

8.胸痹、心痛C (〈医心方》卷六)

(I )心懊饺,彻痛,烦逆*灸心俞百壮•

(2 )心痛如刀刺,气结:灸骑俞七壮。

C 3 )心痛,胸痹;灸肢中TT壮。

(4 )心痛,冷气上:灸龙头货壮,在心路尾头上,行一,寸半。 (5 )心痛,恶气上,胁急痛:灸〕L3谷五十壮。

(6 )心痛,暴绞急绝欲死:灸神沿以牡,酎心鸠尾,正心有

< 7 >心痛,暴恶风:灸巨阙百壮,

< 8 >心痛,胸胁满:灸期门随年壮。

(9 >心痛,坚烦,气结:灸大仓西壮•

9 .腰痛a〈医心方》卷六)

令病人正蹄立,以竹杖注地,度至脐,以度注地,背芷,灸脊 骨上,隨年壮,灸竟,藏竹,勿令人得之。灸丈夫涛下血,及脱肛 不入,及息下长泄利,妇人女子崩去血,乍止乍发,及带下长去赤 白杂汁,皆灸此。又俠两旁各一寸,复灸之,为横三穴间一寸也。 又灸臏目小邪,在尻上左右,陷处是也6

10.卒狂、言见鬼语(《医心方》卷二)

以甑带,急合缚两手父指,便灸左右肋下,对屈肘头,两-头俱 起,灸七壮》须臾鬼语自沄t姓灸名乞,得去,徐徐诘何,乃解其 手也》

11.笛乱

(T )霍乱呕哕吐逆,良久不止1灸巨阙,并大仓,各十五壮 («医心方》卷^^ 。

(2 >吐且下利者,灸两乳,连黑外迟腹白肉际,各七壮,亦 可至二七壮。吐止而利不止者I灸脐上一夫鈉中七壮,又云,脐下 一寸二七壮•若烦闷凑满者I灸心下三寸七壮,名胄管(《肘后》 卷~* )。

< 3 )以盐纳挤中,上灸二七壮。若连胺痛急者,灸脐下三 寸,三七壮,名关元(《肘后》卷二)•

12.浙犬咬人

(1 )先嗍去恶血,乃须灸疮中十壮,明曰以去,曰灸一壮, 满百B乃止(《外台》卷四十)。

(2 )嫩去其恶血,灸其处百壮,以后当日灸百壮,血不出 者,小刺伤之,灸西壮乃止(《医心方》卷十)•

13.耳聋 <《医心方》卷五)

灸听会穴,在耳前陷中•


古籍对艾叶记载选录 2018-01-12 20:57
艾灸注意事项 2018-01-09 00:58
葛洪、鲍姑论灸疗 2019-04-06 14:57
艾文化 2018-01-12 20:45
王焘论灸疗 2019-04-06 15:06
古代艾绒的加工方法 2019-04-26 22:25
王焘论灸疗 2019-04-06 15:06
孙思邈论灸疗 2019-04-06 15:05
施延之论灸疗 2019-04-06 14:58
葛洪、鲍姑论灸疗 2019-04-06 14:57
-->

网站导航